近日,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浦潭热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潭热能”)携手交出亮眼答卷——作为福建首个园区热电智能调控项目,双方深度合作的ADMC热电智能调控系统项目正式通过验收。该项目历经前期调研、系统设计、现场调试等阶段,实现了热电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控制与能效优化,标志着浦潭热能迈入智能化生产新阶段,为区域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全应方案”。
传统热电生产痛点与智能化转型需求
福建浦潭热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浦潭生物专业园,是浦潭生物专业园集中供热的核心能源供应企业,专注于为园区内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的蒸汽及电力供应。
作为南平市首个园区集中供热标杆企业,浦潭热能依托2×90t/h高温高压CFB锅炉及1×12MW背压机组,年供蒸汽56万吨、供电8000万度,承担园区90%用能供应。其2024年数据显示,通过集中供热已累计减少碳排放12万吨,但热电环节15%的人工调控偏差仍制约能效,这正是全应ADMC系统落地的核心动因,也是浦潭热能践行“绿色供能”战略的关键一步。
浦潭热能作为园区供汽核心企业,其热电系统采用2×90t/h高温高压CFB锅炉及1×12MW背压汽机组合,传统人工调控模式面临负荷波动响应滞后、设备运行稳定性不足、能效优化空间有限等挑战。为响应“双碳”政策要求,浦潭热能携手全应科技,针对11个关键控制回路(涵盖给煤、减温水、一二次风等)展开智能化改造,旨在通过AI技术重构生产流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环保合规性。
全栈式解决方案构建智能热电新范式
面对传统调控模式在负荷响应、参数控制及能效管理方面的多重瓶颈,全应科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智能硬件+核心软件+AI算法模型”三位一体的全栈式技术架构,为浦潭热能量身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
硬件层面:部署智能边缘控制系统、工业网络安全设备及智能看板,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与可视化管理网络;
软件层面:通过OPC协议与现有DCS系统无缝对接,运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DMC)等算法,实现热电全系统实时滚动优化决策,将人工经验转化为智能控制逻辑。
项目团队扎根生产一线,下游用户用汽波动大、锅炉负荷骤变等复杂工况,历经数月突破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动态矩阵预测控制(DMC)技术,并取得优异的控制效果,最终实现全时域、全工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自动化、能效与环保指标全面突破
ADMC热电智能调控系统,不仅攻克了浦潭热能传统生产的效率瓶颈,更以数据驱动实现了关键指标的跨越式提升:
1.自动化水平跨越式提升
验收数据显示,10项关键设备自动投用率均超96%,其中除氧器、汽机进汽阀实现100%自动化投用,平均自动投用率达97.8%,彻底告别依赖人工干预的传统模式。连续72小时稳定运行验证中,设备自动投用率均值达95%以上,主汽压力波动控制在±0.6MPa,供汽压力波动±0.02MPa,控制精度媲美人工经验。
2.能效提升显著,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通过燃料与风量动态匹配优化,热电厂综合能效提升1.17%,吨标煤收益从基准期1676.76元提升至优化期1696.45元,年节省成本超百万元。同时,环保指标全面优化:氧量波动标准差从1.3%降至0.7%,主汽温度波动幅度从7°C缩窄至4°C,NOx排放稳定性显著提升,为后续环保升级奠定基础。
3.数字化管理体系重塑运营效率
智能看板实时展示2000+生产参数,异常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手机APP与云端数据平台联动,实现生产监控、报表生成、远程调控一体化,推动管理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1号锅炉智能调控画面
树立区域热电智能化转型标杆
此次全应ADMC系统的落地,不仅实现10项设备100%自动化投用,更通过AI算法将氧量波动控制在±0.7%,为企业下一步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奠定基础。
作为福建省园区热电智能化改造标杆项目,此次验收不仅是浦潭热能“智能化元年”的里程碑,更标志着这家成立仅3年的年轻企业,正从“区域供能者”向“能源管理服务商”转型。浦潭热能项目的成功实施,尤其在集中供热大负荷波动场景下的技术突破,验证了全应科技ADMC系统在高参数机组、复杂燃料掺烧等极端工况下的适配能力,为全国同类园区提供了‘大负荷波动智能调控’的示范样本。其“设备自动化+能效优化+数字化管理”三维提升路径,有力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智能、高效、绿色”升级。
展望未来,全应科技将持续深化与浦潭热能的合作,以AI技术赋能更多热电能源场景,助力“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热电智能化系统构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