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秘鲁制造业前景备受关注,中资企业投资机遇引热议

2025-07-11 11:05:57 来源:咸宁新闻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4年11月,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约80公里处的钱凯港正式开港。这座由中企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现代化深水良港的全面运营,标志着中国与秘鲁、中国与南美之间的海运合作和经贸往来迈入一个新时代。

  在钱凯港万吨货轮的汽笛声中,秘鲁制造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这座由中国企业主导投资运营的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叠加中秘自贸协定升级释放的政策红利,为两国制造业合作开辟出“港口+产业+贸易”的全新范式。一场横跨太平洋的产业共振已然开启。

  叠加中秘自贸协定升级的“政策红利”,秘鲁制造业正成为中企出海的“新蓝海”——矿业协同、农产品加工、绿色技术合作等领域机遇涌现,一个横跨太平洋的产业新格局加速形成。

  钱凯港:制造业出海的“超级传送带”

  2024年11月,由中国企业投资的钱凯港正式启用,极大缩短了秘鲁至中国的海运时间,从35-40天降至23天,同时将物流成本削减了20%。港口每年预计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机会。从时间和成本的双重节约到运输效率的显著提升,这条新航线无疑将成为中国与秘鲁之间贸易合作的强力推动器。而秘鲁的高品质生鲜、冷冻品、海产品,由皮马棉和羊驼毛等高级纤维制成的服装,以及其他亚洲市场需求的商品,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自贸升级:进一步保护和促进双向投资

  秘鲁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国家,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得益于自贸协定,秘鲁的非传统产品开始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秘鲁已成为中国蓝莓、牛油果的第一大供应国,藜麦、葡萄、玛卡、羊驼毛制品等商品在中国广受欢迎。

  2024年11月签署的《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在原自贸协定基础上,升级议定书进一步完善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和投资等7个协定原有章节,新增了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竞争政策、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环境与贸易等5个章节。签署升级议定书有利于深挖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潜力,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保护和促进双向投资,为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随着中秘自贸协定的升级和钱凯港的投入使用,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合资企业等方式,参与秘鲁制造业的发展,共享发展机遇。

  秘鲁制造业成经济复苏引擎

  2024年,秘鲁经济增长率达到3.3%,成为拉丁美洲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采矿业增长了2%,非初级制造业增长2.5%,增长显著。秘鲁总理古斯塔沃·阿德里安森说,2025年是秘鲁经济复苏和巩固之年,良好的投资预期将带动经济实现更快增长。秘鲁经济和财政部预计,今年该国经济增长率将略高于3%。

  秘鲁制造业表现出色的领域包括洗涤剂、洗碗机、肥皂等清洁产品以及睡衣等服装行

  业。秘鲁的不同地区继续出台工业发展激励措施。例如,在某些行业和地区,实施了增值税、所得税和进口关税的免税政策。对于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城市如利马、莫克瓜、拉利伯塔德、伊卡、阿雷基帕和皮乌拉等,因其靠近潜在市场、原材料供应、熟练劳动力、能源和水供应,以及具备废物收集和处置的工业规模,都提供了机会。沿海地区由于靠近海港和工业园区,物流成本也较低。

  中秘产业互补,制造业前景广阔

  秘鲁是全球第二大铜、锌生产国,银、铅、金等储量丰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矿业设备制造、金属加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支持。秘鲁矿业发达但本土设备制造能力有限,中企可投资矿山机械、金属深加工(如铜线、铝合金)等领域,就近供应矿业公司。

  中国和秘鲁产业、贸易结构的高度互补性,秘鲁凭借资源禀赋、贸易便利性和政策支持,为中国制造业投资提供了资源整合、成本优化及区域辐射的机会。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秘鲁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376.91亿美元。据秘方统计,过去14年,秘鲁对华出口增长325.9%,年均增长率达13.2%。

  国内消费领域的专家王岑表示,秘鲁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未来前景广阔。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推动双方经济合作迈向新台阶。

  结语

  从钱凯港的汽笛声到自贸升级的签字笔,中秘制造业合作正驶入“双向快车道”。对于中企而言,这片安第斯山脉下的“新大陆”,不仅是产能出海的跳板,更是技术标准输出的试验场——在这里,中国制造的故事将写下南美篇章。

  

编辑:徐霞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