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故障管理已成为保障网络质量与服务稳定性的关键支撑。近期,金仓数据库的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移动”)核心故障管理系统国产化升级成功上线。
海南移动打造的“O域”核心故障管理系统,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监控体系:全域告警关联、风暴智能压制、拓扑资源秒级定位、工单自动派发、数据实时推送。通过7大核心功能模块与组件化界面架构,实现故障处理效率的指数级跃升。
在系统建设中,海南移动率先实现全栈国产化突破:采用金仓数据库生态体系构建分布式数据核心枢纽、完成架构-功能-数据-接口-安全多维技术重构、打造自主可控的故障管理中枢。最终,该系统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平稳上线,金仓数据库以99.999%可用性与毫秒级响应能力,为琼州大地的通信命脉筑起坚实根基。
技术攻坚,金仓数据库打造运营商级核心支撑力
面对运营商核心系统重载性能挑战,金仓数据库凭借创新解决方案交出亮眼答卷:
1)基于共用表达式编译执行的高性能PLSQL技术
金仓数据库通过提前将数据库执行的函数、存储过程涉及的公共表达式预编译为可复用中间结果,提前以包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实现单次编译多次执行,从而大幅降低CPU与I/O开销的核心优化方案。在海南移动故障管理系统实战中,PLSQL表达式计算效率提升3-10倍。该技术使动态告警分析速度提升450%,拓扑查询效率跃升644%,以零改造成本释放出300%以上的性能潜能。
2)固定缓冲池的索引热点页面冲突性能优化
金仓数据库通过预分配专属内存区域锁定高频访问的索引页,消除传统LRU算法下的缓冲池争用,实现零锁冲突访问的核心技术。在海南移动高并发故障管理场景中,该技术使热点索引访问耗时从22毫秒降至0.3毫秒,事务吞吐量提升11倍,有效化解了每秒4200+事务的峰值压力。
3)基于活动快照间隔的精确旧数据清理技术
基于活动快照间隔的精确旧数据清理技术,是金仓数据库通过动态跟踪事务快照生命周期,精准识别可回收数据版本,在传统MVCC的基础上,实现存储空间实时释放、表统计信息精准及时更新的核心优化方案。在海南移动故障管理系统日均变更数据量380G的场景下,该技术使历史数据清理效率提升7倍,存储空间占用降低12%,并彻底消除长事务导致的"存储膨胀"现象。
容灾能力,构筑业务连续运行的钢铁长城
在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登陆琼州大地,造成海南全岛多地出现断水,断电、断网等巨大影响,海南移动在本次系统架构设计前,重点考量在灾难破坏关键基础设施时,通信系统如何保持存续并快速恢复。金仓数据库为其构建的同城双中心架构,正是应对台风地震等不可抗力的“数字方舟”。
在海南移动故障管理系统的建设中,金仓按照GB/T 20988-2007容灾标准的最高第6级要求,采用金仓异构数据同步软件KFS落地双中心灾备方案,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与业务实际需求打造融合式方案体系,实现了运营商领域高效的容灾指标。
1)数据库增量日志同步
金仓异构同步软件KFS基于数据库底层日志解析,以毫秒级延迟捕获行级变更,构建高吞吐、低延迟、零丢失的增量数据管道,确保双中心数据亚秒级同步。
2)数据智能过滤技术
金仓的智能过滤专利技术在日志解析前即按预设规则精准筛选增量数据,大幅减少无效同步,显著降低网络和存储负载,提升同步效率。
3)全周期数据实时一致性校验
KFS提供存量与增量双重校验机制。海量历史数据通过智能分块并行快速比对修复;增量数据实时校验,支持多种细粒度比对方式。系统智能调度资源,保障校验过程对业务“无感知”,千万级数据秒级可验。
安全可靠,构筑坚不可摧的核心守护堡垒
金仓数据库以高安全级别防护标准,通过“三横三纵”安全架构实现数据生命周期的原子级防护,守护着从三沙基站到环岛高铁的每比特通信脉搏,让安全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氧气”。
随着新的故障管理系统的上线,海南移动机房亮起崭新的指示灯。金仓工程师在移交报告上写下关键数据:“数据库集群运行平稳、故障处理效率提升3倍,同城双中心数据同步最大延迟亚秒级,年度运维成本降低百万。”
此刻无论是在灯火辉煌的海口湾、还是在祖国南海明珠的三沙市、亦或是在五指山深处黎族村寨的移动服务点内,工作人员正通过新系统秒级处理基站告警。屏幕右下角的金仓数据库水印泛着淡淡的金色——这条由国产数据库构筑的“数字琼州海峡”,正载着海南自贸港的通信命脉驶向深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