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历程
1.传统阶段(自然干燥为主)
早期中药饮片干燥主要依赖自然方法,如日晒、晾干、阴干等。这些方式受季节和气候限制,干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且易导致有效成分损失。
2.机械化过渡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
随着GMP实施,制药设备需求增长,饮片干燥开始引入机械化设备,如箱式烘房、热风循环烘箱等。但设备简陋,普遍存在干燥不均、含水率不可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3.现代化与智能化阶段(近年发展)
设备类型多样化:翻板式干燥机、隧道式烘房、远红外干燥机、微波干燥机等逐步普及,基本取代手工操作。
AI技术融入:如兰浦科技2023年推出第一代AI干燥设备,实现含水率精准控制(±2%以内),具备自适应学习、能耗优化和自动判定干燥终点功能。
二、行业现状与挑战
行业痛点
设备落后:中小型企业仍普遍使用敞开式烘箱或自然干燥,导致质量波动大、损耗严重。
标准化不足:专用设备少,多借用其他行业设备,缺乏系列化和标准化。
理论研究薄弱:干燥过程中成分降解机制、质热传递模型等研究不深入。
领先企业:兰浦科技介绍
上海兰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兰浦科技),隶属于兰宝集团,是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兰宝传感)的全资子公司。
核心技术:传感测控、AI人工智能、数字化工厂、工业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
行业案例:与国药同济堂合作,单台设备年增益75万元,节能12万元。
三、未来发展趋势
政策与行业推动
中国中药协会将“智能制造”列为2025年重点议题,鼓励设备升级。
国家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传统制造业,促进行业数智化转型。
技术方向:
开发专用设备系列,解决干燥不均、装载量小等问题。
行业升级:
头部企业加速智能化(如兰浦模式),中小企业需政策扶持突破成本瓶颈。
完善药材干燥数据库和质控标准,推动产学研结合。
总结:中药饮片干燥设备从自然干燥走向机械化、智能化,联合干燥技术成为主流。企业呈两极分化——创新企业引领技术变革,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设备标准化不足、中小企业升级困难等挑战。政策与智能化技术将是破局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