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青年画家杨其菁:心入画中 情融笔墨

2025-07-14 16:04:59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国花鸟画可以说是最具传统色彩的画种,我国在唐代已设花鸟画科。

  在当代中国画坛,依然有众多画家热衷于此,也出现过不少大家。

  而仅仅23岁的年轻女画家杨其菁的花鸟画,以慧心为经纬,精巧构图,笔墨精致,如晨露初凝般悄然显影,作品唯美清新,将青春气息和理念注入了画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

  初次见她作画的人,常常会惊叹于那满纸淋漓酣畅的笔意与变幻莫测的氤氲墨色,竟然出自一位看似娇柔的女子之手。

  笔墨初绽笔玲珑。杨其菁出生于天地之中的郑州,父母学识渊博,尊重孩子个性兴趣并创造体验机会,使得年幼的其菁得以个性张扬。她年幼时便深爱画画,每见一花一草,便蹲在它们跟前,久久凝望。她眼中仿佛存着一汪清泉,映照出花草细微的筋脉与叶片的转折,那目光,如小鹿好奇而温柔地舔舐着世间万物。

  初入小学,在学校的一次画展中,她认真地在纸上画出一只小鸟,羽毛蓬松,眼神灵动,鸟儿似乎要振翅飞出纸外,飞入晴空。从此,她那份笔与纸的初恋,便如深扎的根,悄然在心底蔓延开来。

  高三艺考集训,信阳一次写生,竟让桃李年华的其菁爱上了这个“一脚踏三省,一山藏万象,一湖揽南北”的信阳。

  高考,她选择了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其菁开始了绘画的旅途。在学校,当同龄人追逐电子荧屏的流光时,她独在青灯下与宋元古意对坐;她常常沉醉于画室,临摹古画,揣摩墨色浓淡变化,练习线条流转;周末,一个画板,奔波于大别山与桐柏山交织的“北国江南”;如此日复一日的沉潜,宣纸世界的清寂,实则涌动着年轻生命对永恒的炽热叩问,既是技艺的磨砺,更是心性的修行,宣纸上的墨迹逐渐驯服于她的腕下,开始有了节奏、有了生命,笔下的鸟儿渐渐也显出了筋骨与灵性。

  其菁的成长离不开中国楹联家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姚焕刚艺术家。

  这位身着警服数十载的一级警督,在丹青世界里将警魂的刚毅与水墨的灵动完美融合,从警营走向画坛,从基层走向国家级艺术殿堂,是河南乃至中国山水画界传统艺术创新传承的典范人物。

  作为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杨其菁的艺术禀赋和好学的品格深得姚焕刚的青睐,其菁有幸成为姚焕刚的学生。

  中国画追求无法之法,既需天赋也需努力,最终归于道。姚焕刚老师“师古而不泥古” 的创作理念,在传统水墨中注入时代精神的精髓,年轻的其菁精明通悟,渐得其道,双十年华的腕底,竟有老藤虬枝的苍劲——那不是摹古的枯槁,而是青春元气在墨韵里爆裂出的野性生发,让观者在墨浪翻涌间,瞥见年轻灵魂的澄明底色。

  校园内小荷才露尖尖角,大荷已立水中央。其菁多次荣获校级艺术创作奖项,作品入选校美术馆年度优秀作品展。

  学业精进之后,2023年,杨其菁以优异地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国内知名艺术家吴静初、胡进曦等知名艺术家, 深度钻研国画创作的当代性表达,所运用的传统水墨技法与现代水墨技法的融合。
  “要用心体察花鸟的性情,再以笔墨替它们言说。”在中国美院,其菁真正体会到传统绘画中“写意”二字的分量。

  名家的话,如金针点透迷障。其菁终于明白了,写意花鸟并非只是技法,而是以心为镜,映照万物精魂。

  其菁说:比如创作一幅折枝牡丹,要用心琢磨花瓣的柔软丰润与枝叶的挺拔坚韧,当那朵牡丹在纸上绽放时,仿佛有香气悄然弥漫开来,一种物我交融的静谧与喜悦,在纸上悄然弥散开来。

  “花鸟本无心,却是人心在纸上活起来的倒影。”如今,22岁的其菁,其画作中已悄然褪去了刻意的雕琢,渐次浮现出朴拙自然的气息。

  “她的画,心画合一,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质朴简练中,彰显横溢才气。”姚焕刚评价道,其菁的花鸟清音,既延续着“铺殿折枝”的雅正血脉,又跳动着属于新时代的清新心律。

  其菁的国画作品《梦中苗圃》,灵感正源于信阳山水赋予她的心灵悸动,凭借灵动的构图与细腻的笔触,早已化作笔底永恒的苗圃。作品入选浙江全山石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获当地媒体专题报道。

  国画作品《兔》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亮相美国犹他州卡顿高地市市政厅国际艺术展,以生肖文化为载体,促进中西艺术对话,被当地媒体誉为“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精妙融合”。

  在艺术疆域不断开拓的同时,其菁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和对本真性情的坚守,构成了她艺术生命的另一重底色。

  观其画,如见其人。她的作品中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

  如今,桃李年华的其菁不仅是国家二级美术师,大别山书画院副院长,也是名扬海内外的杨梅红艺术教育集团高级美术讲师,她的教学风格充满激情与活力,就像她对待自己的创作一样认真负责,因此,这两年,她所带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中多次获奖。

  其菁一路走来,从童年画笔的稚嫩涂抹到如今于宣纸上寻得几分从容,从教学传承到对艺术纯粹的执着追求,都无声地浸染于墨痕深处,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艺术的真谛。

  追求纯粹,坚守初心,用生命去创作,用灵魂去表达。未来的路,她依旧执笔,向着那未曾穷尽的艺术深处坚定走去。

  在其菁工作室墙上,笔者看到一幅未完成的写意小品:几笔淡墨勾勒的枝头,一只小鸟昂首向天,羽翼虽未丰满,眼神却澄澈坚定。这何尝不是她自身的隐喻?

  其菁说:我将以笔墨为舟,探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教育为桥,传递艺术与生命的共鸣,寻找艺术最本真的力量,为中国青年艺术发展注入鲜活生命力。

  笔落惊春,墨染芳华。有理由期待,这位年轻的艺术人,不仅将抵达自己的彼岸,更将以手中之笔,为中国青年艺术的长河注入一泓清澈而澎湃的活水。(黄红立 )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