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倡导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中,信息工程学院“码绘青峦 慧启灌程”实践团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从校园奔赴乡村,以科技破题产业兴旺,以服务夯实宜居根基,在泥土与星光的对话里,书写属于青春的振兴答卷。
科技赋能:以创新之钥开启乡村产业“智变”之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实践团成员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广袤的田野间,无人机化身“数字农技员”,通过高精度航拍与AI图像识别,实现病虫害智能监测,让“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迈入“数字种田”新时代;智能小车绕着农舍灵活穿梭,模拟未来智慧物流场景,生动演绎着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智慧供应链场景;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在试验田大显身手。这套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实现精准灌溉;编程课堂成为乡村孩子的“科技启蒙地”,孩子们专注地搭建代码积木,当三年级学生小张成功制作出“小龟赛跑”动画时,眼中闪烁的科技火花,正是乡村未来的希望之光。从农田监测到智慧生产,科技正将“产业兴旺”的宏伟蓝图,一笔一划地描绘进乡土的肌理之中,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服务惠民:以赤诚之心绘就宜居乡村“幸福画卷”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实践团成员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为宜居乡村建设添砖加瓦,让乡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让科技的温度在乡村大地处处可感。
体态检测服务现场,实践团成员运用专业设备为村民进行脊柱检测,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拉伸指导和健康建议。检测现场还变成了“成长小课堂”,队员们教孩子们“坐如钟、站如松”的口诀,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体态健康;通过VR技术展示的环保教育片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而植物拓印工作坊则将自然之美永恒定格。这一活动实现了科技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更探索出“生态+文旅”的融合发展新路径,让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
青春接力:以实践之笔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团”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码绘青峦 慧启灌程”实践团带走的是一身泥土气息,留下的是科技兴农的星星之火。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将成为“乡村振兴青春接力”的新起点。信工学子将带着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热忱,奔赴更多田野,让青春在基层的滋养里,长成支撑振兴的栋梁,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愿景,在乡土里稳稳扎根、拔节生长。(任钰嘉 周意圆,许萌,冯永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