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天九共享集团创始人卢俊卿《赢在下半场》主题演讲登陆郑州。继北京、深圳、长沙、温州、南宁、武汉后,这场以“告别悲壮、拥抱从容”为主线的思想盛宴,聚焦内陆枢纽城市发展痛点,结合郑州“交通腹地+制造重镇”的双重基因,为中原民企量身定制转型策略,现场反响热烈。
致敬民企贡献,直击中原转型阵痛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创业者,卢俊卿以亲身经历开篇:“从四川广元农村到全球舞台,我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从草根崛起的壮阔历程。”深耕商海30余年打造百万企业家资源共享平台的他,此次将目光投向中原腹地。演讲伊始,他引用“56789”数据肯定民企全国性贡献,并特别强调郑州的枢纽价值——“这里是‘中国铁路心脏’,坐拥富士康、宇通客车等制造标杆,民营经济贡献全市65%GDP、80%就业。但辉煌背后,阵痛同样深刻:体检报告比财报更惊心、财富增长比逆水行舟更艰难、事业传承比创业更头痛。”
三大破局战略:立足中原基因的升级路径
面对挑战,卢俊卿提出“枢纽经济升级版”解决方案:
首先,要掀起健康革命:从“拼命三郎”到“百年豫商”。卢俊卿以自身健康管理习惯为例,呼吁重建生活秩序:要做少林功夫般的持久修炼者,而非透支生命的短跑选手;其次,要进行财富跃迁:抓住“陆港+AI”双风口,他提出新旧动能转换公式:传统枢纽经济×人工智能=新增长极,让内陆企业也能玩转全球化;更重要的是传承觉醒,要用“黄河智慧”培育创二代。河南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厚重,传承更要融合守正与创新。
《老板难》唱响中原:民企精神的黄河共鸣
演讲中,卢俊卿作词、AI作曲的民企版《孤勇者》——《老板难》再次引发共鸣。多位豫籍企业家感慨在这首歌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日常,卢俊卿表示:黄河九曲终入海,难中求进才是中原企业的魂。
适逢《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卢俊卿强调:“法律保障公平,但内陆企业更要主动破局。”他特别点赞郑州“十四五”规划中的民企赋能政策,呼吁豫商抓住政策东风下的郑州机遇。
从北京的政治高地、深圳的创新前沿一路到郑州的枢纽腹地,卢俊卿的演讲始终紧扣地域经济脉搏。这位30年商海老兵的结语铿锵有力:“中国民营经济的下半场,企业家要告别’猛虎式’孤勇,拥抱’群狼式’共生,以健康为基、智慧为翼、传承为锚,书写新商业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