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擘画了新蓝图。会议将基本要求明确为“五统一、一开放”,相较于此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所概括的“五统一、一破除”,措辞之变,意蕴深远。这并非字面上的简单调整,而是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阶段、战略维度、治理逻辑与实践方法的深刻跃迁,标志着这项重大改革正从攻坚破壁的初级阶段向高水平开放阶段纵深推进。
一、战略维度从“破除壁垒”向“双向开放”迈进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改革,其初始阶段必然以破除旧有藩篱为先导。初始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破壁清障”。此前工作聚焦于“破除”,《指引》中列出16处“不得”条款,勾勒出一张详尽的负面清单。这一阶段的战略重心,在于解决国内市场长期存在的梗阻问题,畅通内部循环,其核心关切在于国内。此次会议提出的“一开放”,则标志着战略维度的根本性跃升。它蕴含“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双重深刻内涵。其一,对内开放是“破除”的继承与升华。它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拆除壁垒,而是要求以更主动的姿态、更系统的制度设计,去构建一个要素能够真正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强大国内市场,是对“破除”成果的巩固与系统集成。其二,对外开放是全新的战略考量。会议明确要求“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这意味着统一大市场建设已非单纯的内部议题,而是被置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顶层设计之下,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与战略支点。
二、治理逻辑从“规范市场行为”向“约束政府权力”转变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其治理逻辑亦随之演进。以《指引》为代表的前一阶段,其治理重心在于全面规范市场行为。《指引》主要围绕市场基础制度、设施联通、要素和商品服务市场、监管规则等进行展开,旨在为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确立规则、明确边界,以保障市场秩序。此次会议提出的“五统一”中,新增“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这一表述标志着治理逻辑正转向对政府权力的规范与约束。从“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到“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诸多举措直指地方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这清晰地表明,改革正从统一政府的行政尺度延伸至重塑政绩观与考核体系。这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治理变革,更触及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彰显了中央敢于碰硬、标本兼治的深远考量与坚定决心。
三、实践方法从“全面布局”向“精准攻坚”突破
《指引》的颁布,旨在为各项工作提供全面基础性的工作导向,此时统一大市场建设仍处于“搭建四梁八柱”的宏观制度构建阶段。此次会议明确强调,纵深推进工作要“聚焦重点难点”,并具体列举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等一系列任务,这标志着实践方法正从“全面布局”转向“精准攻坚”。这一转变,体现了务实高效的改革推进方略。在宏观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之后,中央对当前依然存在的顽固性、复杂性问题有着清醒地认识和精准地把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不能自动消除所有梗阻。唯有在宏观框架下,不断识别并集中力量攻克最关键的堵点,才能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效应。这种实践路径上的优化,确保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历了初期的夯基垒台之后,能够持续地、有针对性地向纵深挺进,将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亿万经营主体,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信息:蒋抒博,哈尔滨商业大学财税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公共政策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智库专家,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23ZKT015,23JLD092)中期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