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帆书·书卷里的西安:当千年文脉在亲子共读中澎湃新生

2025-07-28 16:37:00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细雨初歇后的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7月26日下午,五千余名书友携老扶幼,共赴一场以书为名的城市之约——由学而思大阅读倾情赞助的“帆书·书卷里的中国|西安站:传承千年文脉 阅见美好长安”。当活动落幕,墨香未散,那些关于亲子、关于文化、关于长安的温暖回响,仍在古城的夏夜里绵延不绝。

  樊登开讲:在长安城头,为现代家庭点亮一盏文化的灯

  “真正的家教,不是吼声里的规训,而是书页间的耳语。”樊登老师的声音穿透偌大的场馆,直抵人心。他以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为经纬,将深邃的中华智慧编织进现代家庭的日常图谱。当谈及科学育儿,他引述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史家视野,告诉父母:“理解孩子,如同理解历史,需要设身处地的共情与长时段的耐心。”这番洞见洽与学而思大阅读所坚持的“以科学方法激发终身阅读力”的理念深度共鸣。现场一位年轻父亲频频点头,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莫做‘虎爸’,学做‘太史公’。”

  从碑林石刻的“家训箴言”,到唐诗里“慈母手中线”的脉脉温情,樊登以西安丰厚的文化遗存为镜,映照出当代家庭沟通的盲点。他传授化解亲子冲突的“长安智慧”——“如同盛唐包容万邦,家庭也需要开放与理解的胸怀。”一位带着青春期女儿的母亲会后感慨:“原以为叛逆是鸿沟,现在明白,它是需要我们以‘丝路精神’去架桥的机遇。”

  长安回响:书声与心声共振,文脉在城市血脉中奔涌

  活动散场时,体育馆外墨香萦绕的签书队列蜿蜒成长龙。一位鬓角微霜的学者对同伴感叹:“樊登将高深的文化哲思,化为可践行的家庭语言,这才是对‘创造性转化’的最佳诠释。”年轻情侣手持“唐诗主题”文创合影,笑言:“在长安读唐诗,就像在星空下辨认故乡的星座,有种灵魂归位的感动。”

  更深的触动,发生在无数家庭归途的私语中。李女士分享:“女儿在台下主动和我探讨自主学习,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她不再对学习有厌恶和恐惧了。我觉得,书卷里的长安,真的走进了她心里。”

  千年城垣,书声作答:当家庭成为文脉传承的最小单元

  西安,这座用青砖黛瓦书写华夏信史的城市,再次以书香印证其不朽的生命力。在学而思大阅读的全力支持下“帆书·书卷里的中国”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从西北大学的场馆,扩散至城市的街巷与家庭的灯下。它让我们见证:当父母的手与孩子的手同握一卷好书,当古老的非遗技艺在孩童指尖焕发新生,当教育品牌以文化使命感单间阅读桥梁,文化的传承便找到了最坚实、最温暖的载体——家庭。

  长安的文脉,从来不止于碑林石经的肃穆,更在于寻常巷陌间的书声琅琅;中华文明的赓续,不仅需要庙堂之高的宏论,更仰赖万家灯火的共读。当这场以书为名的盛宴落幕,一个更深刻的启示已然清晰:唯有将文化基因植入家庭生活的土壤,让亲子共读成为连接古今的日常仪式,千年古都的智慧之光,才能在每一个崭新的黎明,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书卷里的长安,终将在无数家庭的案头灯下,永远鲜活,永远年轻。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