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璞钠钠电材料获重大突破,低成本高安全能源惠及大众生活

2025-08-19 17:29:53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钠离子电池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而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突破,正在为普通人带来更安全、更经济的能源选择。近日,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璞钠能源”)凭借其突破性的钠电正极材料技术,荣膺“钠电核心材料突破奖”。这一技术不仅代表着行业的前沿水平,更将深刻改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绿色出行到家庭储能,从应对严寒的交通工具到户外休闲的电力保障,钠电技术正悄然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钠电产业迎来“破晓时刻”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出色等显著优势,被视为锂电池极具潜力的重要补充和替代方案。据行业权威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然而,产业化进程一直受制于关键材料的性能瓶颈。在此背景下,以璞钠能源为代表企业技术突破显得尤为珍贵。

  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技术突破,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为钠电打开了多领域广泛应用的大门。这一突破,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跃升,更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大众生活,为各行各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让普通大众也能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变化。

  更安全的电动两轮车:告别起火隐患

  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是数亿中国人的日常交通工具,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锂电池起火爆炸事故频发,不仅严重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城市管理增添诸多难题。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突破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据了解,采用新型NFPP正极材料的钠电池,其热稳定性较传统锂电池显著提升。相关测试数据显示,使用该材料的钠电池在过充、针刺等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状态,从根本上降低了起火爆炸风险。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搭载钠电池的电动两轮车将更安全、更耐用,让人们骑得放心,城市管理更省心。

  寒冬里的“耐寒电池”:北方车主的福音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常常降至零下,传统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急剧下降,导致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幅“缩水”。而钠离子电池在极寒条件下仍能稳定输出电力,为电动汽车、物流车乃至房车在冬季出行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北方的快递小哥、长途司机和自驾游爱好者,再也不用为冬天电池“趴窝”发愁了。

  绿色出行:城市更环保

  机场、公交枢纽等大型场所对储能设备有着巨大需求,然而传统储能方案存在安全性、环保性不足等问题。璞钠能源的高压实 NFPP 正极材料,如“璞实 1 号”,以其长寿命、高安全的独特优势,正逐步应用于机场备用电源、电动巴士储能系统。未来,乘坐电动公交或飞机时,人们脚下的动力可能就来自更清洁、更高效的钠电储能系统。

  房车、户外电源:让旅行更自由

  近年来,露营、房车旅行等户外活动日益受到大众喜爱。钠离子电池具有宽温域、安全性强、价格亲民等特点,未来有望成为房车驻车电源、便携储能设备的理想之选。无论是在高原雪山脚下,还是在海边沙滩旁露营,钠电池都能持续稳定地提供电力,让旅途更加舒适惬意。

  随着璞钠能源等企业的技术突破,钠离子电池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工业领域走进寻常百姓家。更安全、更便宜、更耐用的能源,将让绿色生活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进步。

  未来已来,钠电让生活更美好

  当前,钠离子电池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化,这一进程正在深刻改变全球能源存储领域的竞争格局。行业分析显示,随着核心材料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产业链配套的日益完善,钠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璞钠能源一直专注于钠离子正极材料技术研发,攻克了多项关键难题,其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此次荣获“钠电核心材料突破奖”,是对璞钠能源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高度认可。璞钠能源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钠离子正极材料技术迭代升级,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这场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它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当资源丰富、安全环保的钠电池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离“碳中和”的目标又将更近一步。而像璞钠能源这样的创新企业,正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