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全岛封关运作,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所谓封关,是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正式启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海南省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全岛封关后,将设立“二线口岸”,供货物、物品、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在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通行。部分企业和旅客担心,封关后进出海南岛会不会不方便,比如去海南旅游是否需要办理通行证。针对这些疑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进行了详细解答。
王昌林介绍,为了避免在“一线”实施的开放举措冲击内地市场,需要在“二线”精准管理,涉及的货物主要有三类,包括“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货物以及放宽贸易管理措施的货物。为保障通关效率,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提前申报货物出岛信息,海关、安检等部门在“二线口岸”协同作业并下达放行指令,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二是实施“前推后移”。将原本在港口内实施的出岛农产品检测、通行附加费征收等管理事项,前推或者后移至“二线口岸”以外的区域开展,避免造成拥堵。
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海关、海事、边检、口岸运营单位等智能化建设,实现信息互通和监管互认。
四是强化信用管理。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服务体系,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查验频次,方便快速通关。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