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招商证券港股破发马化腾被套 大股东救援有苦劳

2016-11-02 11:49: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近日,招商证券H股(06099)未能维持在上市价附近的锯齿形走势,在12个交易日后跌破12港元的发行价,10月28日更是跳空低开,创下上市来的最低价11.58港元。

  而招商证券也公告称,其H股全球发售的稳定价格期在10月30日结束,此前为稳定价格,包括招商局集团在内的股东,多次在12港元的价位买入合计约1.34亿股H股。

  其中招商局集团10月7日就耗资3.92484亿港币,增持公司3270.7万股。而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仅在12日就增持1973.88万股,耗资达2.37亿港币。

  此前招商证券H股发售时,有包括中国人寿、中再保险、云南城投(全资子公司彩云国际认购)、马化腾(旗下境外投资控股公司Advance Data认购)在内的11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5.46亿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约8.16%,及发售中股份数目的60%。

  在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招商证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85.64亿元,同比减少5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78亿元,同比减少54.96%。

  11家基石投资者护航H股

  随着招商证券的挂牌,内地赴港上市券商增至13家。今年以来登陆港交所的证券公司有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其中AH股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招商证券。

  此外,目前已经启动赴港上市的券商还包括平安证券、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国泰君安。

  在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招商证券选择基石投资者来“保驾护航”。

  根据招商证券10月6日披露的《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中国人寿、中再保险、云南城投(全资子公司彩云国际认购)、马化腾(旗下境外投资控股公司Advance Data认购)在内的11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共计约5.46亿股。

  招商证券与腾讯的合作较早,2015年腾讯的“微证券”上线,首家合作券商便是招商证券。此次马化腾参与了认购,不过招商证券H股的表现并不能尽如人意。

  尽管上市初避免了光大证券、东方证券的破发命运,不过招商证券H股多数是在12港元至12.02港元之间波动,勉强维持平价收盘。不过10月27日午后,招商证券股价跌破发行红线,报收11.94港元,随后28日更是跳空低开,创下上市以来最低价11.58港元。

  大股东“救援”股价 耗资16亿港币

  数据显示,上市以来股东总计增持招商证券1.34亿股,以12港元的上市价来计算,总计耗资16.08亿港元。而招商证券的公告也显示,为稳定价格,包括招商局集团在内的股东,多次在12港元的价位买入H股。

  其中招商局集团在其上市首日就耗资3.92484亿港币,增持公司3270.7万股。股东的大手笔护盘,或许是招商证券避免了上市即破发的关键。

  10月12日,招商局集团再度增持1858.54万股,耗资2.230248亿港币。10月17日,招商局集团增持738.72万股,耗资8864.64万港币。10月20日继续增持1147.82万股,耗资1.38亿港币。

  不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则在10月18日减持200万股,套现2400万港币。

  而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仅在12日就增持1973.88万股,耗资高达2.37亿港币。19日上述公司再度增持746.38万股,耗资8956.56万港币。

  在股东的频频增持下,招商证券依旧未能守住发行价。截止10月31日收盘,招商证券报11.68港元,跌幅0.17%。

  另外在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招商证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85.64亿元,同比减少5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78亿元,同比减少54.96%。

编辑:李梓萌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