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3月23日电 3月23日下午,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论坛在天津市武清区召开。论坛以“跨界融合 智领未来”为主题,“政产学研资”各界积极参与,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合成生物学,加速合成生物学研发进程,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黄和,武清区副区长刘松林,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工信局、武清区相关负责人,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创业投资人等,参加了这场思想盛会。
本次论坛由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管委会联合主办,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其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为人类面临的健康、环境、能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今年1月7日科技部授牌成立了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和天津大学建设,以“合成生命、设计生命”为使命,聚焦基因组设计合成、人工细胞设计构建、DNA数字信息存储三大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创新基因组设计与构建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实现人工细胞设计构建的智能化自动化,建立合成生物技术体系,以最终实现基因组合成组装、底盘细胞设计合成技术和DNA数字信息存储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
合成生物学的加快发展必须跨越高度依赖实验试错所致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等瓶颈。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其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先进的算法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合成生物学研发中的痛点问题,如加速基因线路设计、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更高效优化发酵工艺等。AI赋能有望突破生物体系理性设计的理论瓶颈与技术壁垒,重塑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研究范式,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AI+合成生物将为生物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涵盖了合成生物学学术及产业前沿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相融合的探讨;天津市和武清区两级政府产业支持政策的发布;生物制造龙头企业和合成生物初创企业与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合作签约等环节。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和院士和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分别就合成生物学带来的食品产业变革、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机遇和挑战做现场报告,来自国内最早开源大模型的AI明星企业智谱华章董事长刘德兵,深入探讨了AI大模型如何重塑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研究范式,通过高效、精准的产业化路径,推动经济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
会议宣布了武清区“AI+合成生物”产业联合体成立,并介绍了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措施。
在“AI+合成生物”产业联合体合作签约仪式环节,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与多家企业、投资机构现场签约。相关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华熙生物、红日药业、国药集团生命健康研究院(珠海横琴)、AI大模型企业智谱华章、合成生物创业公司元普生物、昂酶生物、源萃生物、生源智链、及投资公司浙江天化。中国科学院元英进院士和黄和院士及武清区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
本次论坛凝聚了政产学研资各方力量,充分探讨和实践AI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入融合。2025年,AI赋能合成生物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浪潮将在天津乃至全国蓬勃兴起,为合成生物科学和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天津大学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