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记者近日从天津市交通委了解到,驻津央企中交天津航道局自主研发设计的世界最大全电驱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澜”船在官厅水库正式下水。
据了解,“浚澜”船是为解决官厅水库长期淤积问题而量身打造的,它拥有多项先进技术,挖掘能力强,绞刀功率达 600千瓦,挖掘能力是传统装备的三倍;输送距离远,新一代泥泵效率比主流环保绞吸船用泥泵提升10%以上;智能化程度高,专用智能控制系统可大幅提高疏浚产量;而且环保无污染,能实现水下底泥零泄漏挖掘。
“浚澜”船的下水,不仅是中交天津航道局在环保疏浚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增添了光彩,据悉其模型将在本届航运展精彩亮相。
天津港在保障港口运输功能的基础上,也在抢抓航运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向“津港智造”迈进。
2025年以来,在智能制造领域,天津港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不断创新发展。不仅在无人自动化码头承担集装箱水平运输工作,还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向“非码头”场景延伸。针对腹地边境口岸等加大业务开发,对接潜在用户定制化需求,实现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全过程服务模式转变,目前已在多个码头和内陆口岸广泛应用且市场不断扩大。
在绿色发展领域,天津港集团凭借成熟的“津港智造”产品体系,深耕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开拓海上光伏市场。针对海上光伏平台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创新施工工艺,定制装运工具,形成专业海运发运工艺流程,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链条集群化”。
2025年一季度完成100余套大型光伏钢结构平台的批量制造,在装备制造板块一季度签约合同额突破1.2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航运业数字智能化、低碳绿色化转型,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通运输部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共同设立了首个航运领域创新联合基金项目,该基金项目为期3年,共计投入1.2亿元,将聚焦航运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发展趋势,以航运实际应用为导向,带动、培养一批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
第三届国际航运展将于6月12日—1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启幕,并首次开设“绿色智慧航运展区”。
目前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阿艾司(天津)船舶入级服务有限公司、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矿物流集团天津货运有限公司、中国港口协会轮驳分会、天津华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肥松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诺信天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意向参展,将聚焦航运领域科技创新应用、清洁能源替代等可持续发展成果及新型设备和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展示+场景应用+商业落地”三维呈现,集中展现航运业绿色智慧转型的突破性进展,完整勾勒出航运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图景,为全球航运转型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案。(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