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南开师生员工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盛况,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进取、笃行不怠,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南开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杨庆山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十五五”时期如何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对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为今后五年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为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实现教育强国奋斗目标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六周年,全校上下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做好学校战略发展谋划与党中央部署的对标对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目标高质量落地。新征程上,南开大学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为引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导向,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德业双馨高水平教师队伍,培育更多堪当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奋力答好“强国建设、南开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展现南开担当,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征程中贡献更多南开力量。
校长陈雨露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发展道路上的时与势,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会议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为南开坚定不移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供了根本遵循、实践路径和强劲动能。“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教育强国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也是学校推动办学治校各项重点工作深度融入国家战略需求,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贡献南开力量的关键五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集中交汇点的重要作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规划落地实施,统筹推进四大交叉学科群建设,持续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绩实效,有力支撑强国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展现南开作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余一凡说,“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也会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思政课既要通过“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的各项成就教育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党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将个人之小我融入国家、民族之大我。
法学院院长宋华琳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做好学院“十五五”规划布局,不断开拓进取、笃行实干,积极推进“新文科”视域下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协同育人,持续培育恪守法律理想、厚植法治情怀、精通法学理论、熟谙法律技能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进而一体化推进南开法学教育、法学学术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南开贡献。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发林说,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顺利推进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也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国家安全学的学者提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回顾“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展望“十五五”时期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目标更加清晰,人才培养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日常生活也更加充满期盼和希望。
商学院教授王琳琳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了系统谋划。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倍感振奋,更觉使命在肩。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我将自觉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国家战略需求融入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聚焦关键领域深化研究,促进科研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力争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高校教师的担当与作为。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青年教师李琼玲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原始创新”,这为数学等基础学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持续加大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治学、潜心钻研。作为一名高校数学工作者,我将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科研实践动力,始终立足国家需求,聚焦核心数学问题,坚持原始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力争在关键理论突破上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贺文霞说,站在南开特色“新工科”建设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理工强国”育人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前沿科技和关键领域聚力攻关,进一步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与工程实践环节,持续培养公能兼备、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创新能力突出、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人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多南开力量。
医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医学院2023级博士临床党支部书记焦启龙说,在“十四五”规划规划开局之年,自己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远程外科发展架构设计,并见证了团队使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系统,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跨亚欧大陆远程外科手术。这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今后,我将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努力用自己的专业所学让智能医学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用科技实绩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文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魏昊宇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志愿者中的一员,对此深有体会。我们以专业热情的姿态,在这场国际盛会中书写了靓丽的南开答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青年实践中收获的责任与担当,转化为投身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建设的持久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中、在“十五五”建设的壮阔征程中实现奋斗价值。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吴俊然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了新的蓝图,指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我深刻感受到学科发展的厚重积淀与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定了投身环保事业的决心,将以南开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为新起点,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实践与科研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让青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绽放光彩。(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南开大学李享 李梦楚 高雨桐 梁煊 闫瑾 周冰玉 刘喆萱 丛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