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海珠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产业驱动与创新引领并进

2025-05-01 14:47:4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4月27日,广州市海珠区公布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海珠区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7.59亿元,同比增长5.0%,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排名全市第一,税收收入稳居全市前列。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海珠区的“开门红”不仅展现了其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更彰显了其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海珠区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商业和零售业,这四大行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七成。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除五大“平台型”企业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外,腰部企业增长超24%,带动行业一季度营收增长14%,连续10个季度增速达双位数。

  工业方面,在“工业回城”和工业总部招引的带动下,海珠区新落地5个“智造”项目,新增企业如苇渡微电子等15家增长64.2%,带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5%。商业和零售业也表现不俗,琶洲地区的展会和展览面积量质齐升,支持省广告产业基地纳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带动商业增长11.0%,外贸出口总值增长48.3%。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海珠之约”等促消费活动顺利开展,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销售额均实现20%以上高速增长,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长8.5%。

  项目拉动与政策支持

  海珠区在项目招引和政策支持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3月,抖音集团在琶洲拍地建设“一总部三中心”,进一步“加仓”海珠。海珠区实施“空间+产业”协同战略,推动空间载体扩容提质,一季度56个市、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5.3%,高于时序进度10.3个百分点,7个项目实现开工,3个项目实现竣工竣备。

  海珠区推行“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模式,社会投资类审批压缩至4个工作日,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一季度,23个新增投资项目拉动行业增长23.4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固投两位数增长积能蓄势。在政策支持方面,海珠区一季度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1项目个、专项债项目12个,获批金额近17亿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引导、撬动、吸引民间资本。

  创新驱动与新兴产业布局

  海珠区在创新驱动和新兴产业布局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以来,海珠区主动竞逐人工智能大模型赛道,在广州市的支持下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率先出台首个大模型应用示范区政策。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海珠区在大模型产业发展上已跻身全国前列,2025年新增大模型备案项目7个,累计达13个,占全市比重高达50%,算法备案项目114个,在全市占比近四成,数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海珠区联合清华大学打造“琶洲模方”孵化平台,目标三年孵化企业50家。示范区已落地大模型项目120个,集聚泛人工智能企业超7000家。目前,全区已有超50家大模型企业实现盈利,产业规模破30亿元。此外,海珠区还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在低空经济领域落地13个应用场景,成立全省首个区级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泛半导体领域,环湿地价值圈落地14家集成电路企业;在脑机接口领域,打造技术创新、产业服务平台—琶洲实验室。

  产城融合与人才汇聚

  海珠区在产城融合和人才汇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部,海珠区加力提速新中轴片区建设,贯通6公里绿轴,未来将汇聚一批科技、商业、文化的重大项目。在东部,琶洲的道路设施、交通路网不断完善,18号线、11号线相继开通,开启区域交通升级新篇章。在西部,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正以“绣花功夫”书写老城复兴的时代答卷。

  海珠区通过打造琶洲算法大赛这一聚才平台,吸引全球约40个国家的上万支队伍参赛,成功引入170个人才团队。4月28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拉开帷幕,上演全球首个“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决赛。此外,海珠区还向全球青年抛出“绣球”,4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专场招聘会,携110家企业带来2240个岗位,其中年薪超百万的岗位21个。

  企业与政府深度交融

  海珠区自2023年首创“海珠合伙人”机制以来,进一步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软基建”,推动海珠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通过“海珠合伙人”服务模式,促进企业间订单资源对接,去年以来企业对接会举行了超100场,推动企业双向奔赴、合作共赢。此外,海珠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效能指数”和“满意指数”连续两年在广州排名第一。

  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市场主体投资海珠、聚集海珠、扎根海珠的信心动力不断提升,一季度新登记企业数增长14%,企业迁移数、注册资本连续两年保持“双顺差”。月度新增“四上”企业185家,主要经济指标实现3.2倍增长,展现出潜力大、活力足的良好势头。

  海珠区以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突破,为广州经济转型提供了“海珠样本”。随着“数智海珠”蓝图逐步落地,这颗“海上明珠”正以更耀眼的光芒,照亮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黄磊刚)

编辑:韩鹏飞
审核:吴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