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中宏论坛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中宏论坛 >
  • 正文

从理论到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2025-07-18 12:00:2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宁晋环)聚焦“锚定首要任务 汇聚信心力量——解码‘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道”主题,中宏论坛第六十三场在线研讨会于17日下午圆满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邱.jpg

  以下是邱海平的发言: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系统认识“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有效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主要谈两个方面:一方面,更好地总结“十四五”以来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十五五”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则聚焦于高质量发展本身。

  一、理论根基: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我们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下取得显著成就,首要原因在于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即习近平经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6月4日,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探讨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重要地位的文章,重点论述了高质量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近期通过持续学习思考,我愈发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回顾党的十九大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概括,新发展理念是其重要内容,并由此展开其他各个方面。从实践发展角度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和根本主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阶段,各具特点。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核心是实现独立自主发展,在当时国际背景下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体制机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开启了新征程,“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时代主题,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始终在思考如何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的影响极其深远。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后来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催化下形成的。2009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集中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的新特点,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找到可持续的出路。这便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背景。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倘若按发达国家现有生活标准和消耗模式推算到14亿中国人身上,地球的能源、原材料确实可能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也将不堪重负。因此,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绝不能简单复制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趋势。它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指明了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对于发展理念思想认识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把发展思想统一到高质量发展上来,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真正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中国贡献。

  综上,我的第一个核心观点是: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具有极端重要性。

  二、实践验证:高质量发展引领下的显著成就

  无论是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还是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都清晰地表明:正是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十四五”规划的科学布局、全党上下的协调落实以及全社会的共识凝聚与共同奋斗,我们在2020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许多超出预期的成绩。

  例如,今年上半年,在外部遏制打压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实属难能可贵。其他方面同样成就显著:民生领域,医疗改革持续深化,众多药品纳入医保范围,带来了亮眼成效。“十四五”以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提升至79岁。抛开个体感受与宏观数据的差异,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这一核心结果无可辩驳。无论人均收入如何、开支结构怎样,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预期,这正是最根本的成就。

  这些宏观统计数据,从实践层面有力证明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重大意义,深刻彰显了其对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价值。这是我的第二个核心观点。

  三、未来展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十四五”规划即将胜利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中国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在于,既有非常高远的理想,又有非常科学的中远期规划,然后落实到五年规划,把远大的理想一步一步付诸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向前。我们把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推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注重发挥制度优势、注重做到守正创新、注重凝聚社会合力、注重保持战略定力。可以说,这“四个注重”深刻阐释了中国规划制度的国家治理智慧,突出表现在:一是战略延续性与政策灵活性的统一,通过“长规划+短安排”实现蓝图迭代;二是集中效率与民主参与的统一,既发挥制度聚力优势又通过“开门编规划”凝聚共识;三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以“守正创新”平衡发展定力与应变能力。

  展望未来,无论是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还是更长远的阶段,我们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必须也只能继续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绝不能动摇。“十四五”时期已开创良好新局面,“十五五”时期必须一以贯之。在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锚定目标,紧盯短板。我们仍面临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速度的压力与挑战,例如今年完成全年5%左右GDP增长目标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让我们倍感振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我们有信心,只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精神,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城镇化建设高潮,中国经济必定能行稳致远,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编辑:王镜榕
审核:李凌志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