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韩鹏飞)9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分别举办揭牌仪式,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正式亮相。在上合组织峰会这一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会议的背景下,三大平台的落地不仅是对《天津宣言》与《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的务实回应,更成为上合组织从区域合作机制向全球治理平台跨越的关键支撑。三大平台如同三驾动力强劲的马车,分别以能源为“纽带”、绿色为“底色”、数字为“引擎”,为区域乃至全球合作注入新活力。
筑牢“动力纽带”,破解区域能源治理难题
能源安全是区域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的成立,正为上合成员国搭建起一座能源互联互通、安全共享的“桥梁”。上合组织成员国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俄罗斯、伊朗等国是全球重要的能源输出国,而中国、印度等则是能源消费大国,这种供需互补性为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长期以来,区域能源合作面临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结算体系依赖单一货币、应急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能源安全水平的提升。
此次能源合作平台的落地,精准聚焦这些痛点,以“机制共建+项目联动”的模式推动区域能源治理升级。在机制层面,平台将深化多层次对话交流,推动成员国在能源政策协调、技术标准互认、应急响应协作等方面达成共识,逐步构建统一的区域能源治理规则。随着中吉乌铁路沿线能源合作更加紧密,并与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联动,形成“铁路+管道”的多式联运能源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天津港作为“出海口”的枢纽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欧亚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许勤华教授指出,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的价值不仅在于保障能源供需平衡,更在于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通过平台凝聚发展中国家集体力量,推动建立更公平的能源贸易规则,减少对西方主导的能源定价体系的依赖,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上合方案”。
勾勒“生态底色”,打造可持续发展共同体
在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双碳”目标成为共识的背景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的成立,如同为上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绘制了“绿色蓝图”。该平台将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产业政策交流、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携手建设生态文明,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与方案。
天津作为平台实践的重要“试验田”,凭借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以及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的产业基础,为绿色合作提供了丰富场景。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的建设便是标杆案例——通过“风光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码头实现100%绿色电能自给,作业全过程零碳排放;同时部署5G、大数据、边缘计算技术,与众多传感器配套,构建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系统。这一实践不仅为上合成员国港口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更通过“国际陆海物流枢纽+绿色协作机制”模式,推动区域物流产业链向低碳化升级。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涛说,天津将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建设,通过深化沟通交流、开展联合课题研究、推动务实项目合作、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绿色标准对接、组织人才交流培训等,推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方,充分发挥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许勤华教授表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目标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回应了成员国对生态保护的需求,更通过绿色技术共享、产业协同,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为破解全球经济衰退与环境危机叠加的困局提供了“上合思路”。
激活“智慧引擎”,引领产业升级新革命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的成立,为上合成员国搭建了一座“数字桥梁”,推动区域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互通”。该平台以服务外交大局、弘扬“上海精神”为基本定位,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服务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合作、服务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平台将以“健全一个机制、举办一个论坛、建设一个先行区”为合作架构,围绕数字产业合作、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据标准协议互认、数字人才培养、数字技术研发等重点方向,持续深化我国与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平台将针对上合组织国家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与合作需求,加强供需对接,深化生态合作,吸引上合组织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同时,平台还将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据规则标准“软联通”、数字经济人才“心联通”,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务实谋划并推动落实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平台还将强化各国城市间、企业间、高校间、智库间等多维度、多层次数字经济合作纽带,携手上合组织国家强化数智赋能、实现产业升级。
近年来,天津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获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平台经济规模达到6000亿元。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
许勤华教授强调,数字经济合作平台是上合组织从项目合作向规则共建转型的关键抓手。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通过平台转化为区域合作的公共产品,不仅帮助成员国突破技术瓶颈,更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在数字治理领域形成集体声音,为全球数字规则制定贡献发展中国家的智慧。
从能源安全的“纽带”到绿色发展的“底色”,再到数字升级的“引擎”,上合组织三大合作平台的落地,既是对“上海精神”的新时代诠释,也是全球南方国家集体应对全球挑战的务实行动。在天津峰会重塑的合作框架下,三大平台将持续凝聚成员国共识,拓展合作空间,推动上合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上合力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