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三部门: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
据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
《实施方案》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增加金融资源供给,畅通科技三资循环,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部委动态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管理再优化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4年,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系列举措。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税缴费体验再升级。建成并推广上线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实现96%的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二是纳税信用管理再优化。对A级纳税人逐年提高纳税信用起评分,全年共277.4万户纳税人因此受益。三是精准宣传辅导再加力。深化“政策找人”,2024年依托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最新税费优惠政策信息6.22亿条,覆盖4.02亿户(人)次。
2025年,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以“强基促发展·提效激活力”为主题,连续第12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系列惠企利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启动
为落实《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国数资源〔2024〕119号)工作部署,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近日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
通知明确,本次试点工作重点面向应用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良好、经济社会价值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领域,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通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安全可信流通、数据要素价值共创、数据制度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新路径,积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运营经验,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地方动态
京津冀7.24亿条信用数据实现全量共享
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自2023年11月签订《共建信用京津冀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深化信息共享、开展协同监管三大举措,构建起跨区域信用监管“共同体”,截至目前,已实现7.24亿条信用数据全量共享,信用赋能区域发展的效能日益凸显。
2025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联合印发《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关于实施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意见》,将在推动区域协同“信用+”服务、提升经营主体信用合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京津冀信用监管一体化机制等方向持续发力。
杭州市探索“信用+”服务打造“最讲信用”道路运输行业
浙江省杭州市积极探索“信用+”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最讲信用”道路运输行业,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协同创新,构建起贯穿企业、车辆、人员全周期的信用服务体系,为全国交通信用建设提供“杭州样本”。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核心,推出“信易批”白名单制度,为AA级信用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普货企业开业承诺即时办结,2024年累计办理业务2万件,服务企业超2300家。同步建立信用修复“三书同达”机制,优化线上修复流程,并创新实施差异化“双随机”抽查,对C、D级企业提高抽查频次,三年来开展信用关联检查849户次,实现监管精准度与效能双提升。
甘肃张掖:加快推进“信用+”模式赋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张掖市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信用+种业”全链条治理模式。2024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120.7万亩,产种量5.32亿公斤,占据全国玉米种子市场半壁江山,“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达192.38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得益于“信用+”模式的创新,张掖现代种业市场秩序、产业发展和品牌价值均实现了质的飞跃。2024年,制种款兑付率达100%,农民人均制种收入突破1.2万元,为产业振兴和信用建设探索出了一条良性发展道路。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