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3月25日下午,重庆市江北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推进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对15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5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授牌,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大石坝街道、观音桥街道负责人和重庆海尔、陶然居、永辉超市、葵海数字科技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大会现场还发布了《重庆江北 成都青羊民间投资机会清单》,其中涵盖了江北区及青羊区重点项目、土地开发等关键领域的优质投资机会。
重庆市江北区: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重庆先行示范区建设
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新征程上,江北区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力促进“两个健康”,着力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体制机制,协同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作用,强化政策引领,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吸引力和贡献力,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先行示范区提供强劲支撑。
一、强根固基,促进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家深耕江北,民营经济已然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税收贡献的重要来源。
一是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在增强。华南物资等3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占全市1/3,永辉超市等13家企业上榜“2024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数量全市第一,海尔空调器等6家企业入围“2024重庆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硕盈峰新能源等4家民营企业入围“重庆潜在独角兽企业”,惟觉科技等4家民营企业入围“重庆瞪羚企业”。2024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79.2亿元、增长13.3%,高于GDP增速5.6个百分点。民营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3.64万户,占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的98%以上。“四上”民营企业突破800家、占全区总量80%。反映市场成熟水平的“企个比”高达0.94、是全市的2倍。
二是民营经济的“创新力”在突破。海尔工业园成为西南地区产品最全、规模最大的家电产业园,白色家电产能达到2000万台;葵海数字科技开发的“向日葵AI智慧大脑”成为全国健康产业在数据交易所挂牌的首个数字产品;润际远东突破国外垄断,自研的高浓度合金元素添加剂获评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智飞生物研发的严重致病菌疫苗获评全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4年民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9.8亿元、增长9.2%,民营科技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双实现2位数增长。
三是民营经济的“吸引力”在提升。年营收百亿级的懂车族科技全国总部投入运营,总投资50亿元的360西部总部、天云数据等优质软信企业落地投产,行云集团西南总部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落户江北。2024年全区GDP达到1924.3亿元、增长7.7%,实现GDP增速、商品销售总额、金融资产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量、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营收增速、全口径税收总量、收入质量、改革报表“8个全市(行政区)第一”。
四是民营经济的“贡献力”在彰显。金科智慧服务等5家企业入选“2024重庆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名单”;中设咨询黄华华等4人荣获重庆优秀民营企业家;观音桥好吃街荣膺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是重庆市唯一获评单位。2024年全区民营企业吸纳城镇新增就业55245人、占总量的90%,实现入库税收94.7亿元、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近40%。
二、厚植沃土,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升级版
江北区连续4年召开营商环境“新春第一会”,连续4年服务民营企业满意度测评全市第一,连续3年营商环境便利度测评全市第一,始终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创新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策赋能,提振发展信心。建立重点民营企业库,常态化监测运行情况,分析研判民营经济运行态势。2023年以来,江北区接连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20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江北“极核引领”15条重大举措》等一系列具有江北辨识度的政策举措,起草了《江北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量身定制了6个方面、29条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二是改革破壁,激发市场活力。常态化摸排准入限制、隐性壁垒等问题线索,定期归集违规案例,清理资质资格获取、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实施“红名单”企业投标保证金再减半,免缴保证金1.46亿元,履约保证金和投标保证金实现两个“当天退”,开展工程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实现80个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网上全程可办”率达到78.2%,不动产登记实现“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上线政府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开通涉企案件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减少检查20%以上,成功创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三是开放场景,强化内生动力。建立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搭建民间资本与项目方沟通对接平台,在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重点项目投资向民间资本开放。发布《民间投资机会清单》5版,推出地块出让、政府采购、产业载体等资源清单540余项。举行国资民企协同发展资产推介会,推出五宝国际运动休闲小镇等合作场景,储备20亿元以上重点在谈项目60余个。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畅通企业融资准入和再准入通道,全市首创“党建增信·融资助企”,建成44个金融服务港湾,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120亿元。
四是亲清护航,优化政商生态。深化“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机制,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配备服务专员1300余名,常态化服务全区超13万民营经营主体。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活动周”“千企万户大走访”等集中大走访,落实经营主体诉求“首接负责制”,解决企业诉求1.9万余件,“现场办”“当天办”比例达到80%,“限时办”转办诉求14批次,形成了企业诉求高效办理的闭环。
三、凝心聚力,奋力开创民营经济新局面
江北区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江苏、浙江等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相比,我们仍存在创新动能不足,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效应不够突出,服务企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有待增强等问题。面对这些短板,江北区将以更实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强的担当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营商环境再升级。持续擦亮“小江都能办”金名片,聚焦政务服务领域的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为民营企业提供事项咨询导办、辅导线上线下申报、跟踪办理进度等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服务,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推进“渝快办”数字赋能,实施“云综窗”服务模式,有序推进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延伸。发挥好“办不成事”窗口兜底作用,专项受理企业办理事项中的“疑难杂症”事项。优化用好企业服务平台、“个体工商户服务直通车”,集中发布助企惠企“政策包”,实现政策“精准直达”“免申即享”。
二是创新梯队再壮大。继续用好引导性政策,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等工作,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繁荣景象。持续推进“双倍增”行动,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壮大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及瞪羚企业等创新型民营企业队伍。引导民营企业用足用好“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企业启动新一轮智能化、数字化重大改造项目,鼓励企业实施一批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投资潜力再释放。定期发布民间投资机会清单,共享企业间、政企间投资资源,搭建投资信息互通、合作共商的服务平台。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土地开发、重点产业平台以及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谋划梳理一批向民营企业推介的投资机会项目清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每年向民间资本推介投资机会100个以上。探索试点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开展EOD、特许经营等项目策划包装,每年滚动储备各类民间投资可参与的重大项目30个以上。完善民间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系统梳理民间投资在建项目清单和储备项目清单,落实行业部门责任,做好项目储备、前期、办件、施工、竣工等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
四是要素保障再强化。充分发挥江北嘴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优势,擦亮“红金渝”品牌,优化金融网格员配置,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持续培育民营上市后备企业,加强上市辅导,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和再融资。加快建设金融人才大市场,拓展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平台,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学院,支持民营企业开展企业职工新型学徒制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大用地保障,推动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保障和支撑作用。
五是法治护企再深化。持续深化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数字金融纠纷一体化解决”试点。开展“保知识产权、护知名品牌”专项行动,推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制定《江北区全方位优化涉企行政执法十条措施》,持续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力争“信用+执法”综合场景试点实现突破,真正做到“无事不扰”。全面清理处置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问题,加强信息披露和对恶意拖欠典型案例的曝光,严格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戒约束。常态化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工作,严肃查处违规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利用中介机构设租寻租等行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江北区将始终高举“两个毫不动摇”旗帜,坚定不移地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努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提升更强的竞争力,与广大民营企业携手同行,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先行示范区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江北篇章!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