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6月22日,在新疆百禄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区内,32万羽樱桃谷鸭在标准化鸭舍中茁壮成长。养殖技术人员穿梭于栏舍间,细致观察鸭群状态,指导饲养员进行投喂、巡栏及环境消杀工作。
作为二师铁门关市2023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这家总投资10亿元的企业如今已形成规模化养殖与加工区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格局,为师市现代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人们正为成型的钢结构大棚喷涂防火涂料。
走进加工区施工现场,工人正在为成型的钢结构大棚喷涂防火涂料。该区域占地560亩,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目前施工进度已完成80%,将于7月底建成投用,主要用于棉粕发酵、饲料加工等环节。
“加工区投产后,将实现养殖饲料的本地化生产,每天可消化20万元的棉粕、稻壳等原料。”公司总经理孙炳强介绍,项目整体规划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除建成的养殖区外,还将陆续建设孵化厂、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等,构建从棉粕发酵到羽绒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
养殖区的钢结构大棚整齐排列。
在养殖区,疫病防控体系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安全基石”。饲养技术负责人汤志山说:“疫病防控是种鸭养殖的核心,我们每日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流程,通过定时更换稻壳垫料、精准投放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确保鸭舍干燥洁净,从源头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这套标准化养殖模式不仅让种鸭保持健康生长,更推动企业去年实现盈利2600万元,今年预计盈利可达4000万元。这一跨越式增长得益于铁门关市“项目管家”服务机制,从用地审批到施工许可,专班全程跟进保障建设进度。
成群的樱桃谷鸭。
随着加工区即将投产,百禄生农牧的全产业链布局愈发清晰。孙炳强透露,企业正同步推进冷链物流和有机肥加工项目,未来可实现“养殖—加工—销售—生态改良”的闭环运营。
这一项目不仅展现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路径,更成为二师铁门关市以招商引资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让产业集群效应辐射产业链各环节,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图文 第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 朱素珍)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