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重汽集团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矩阵,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车桥公司精心培育“桥头堡”党建品牌,将党建活动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桥”紧扣车桥主业,又寓意支部表率担当;“头”彰显了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的精神;“堡”寓意支部是政治引领的坚固阵地、业务融合的桥梁纽带、先锋模范的培育高地、创新服务的领航旗帜,三个维度勾勒出了“桥头堡”党建品牌的深刻内涵。
探索新路径 激发“红色活力”
为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竞争力与凝聚力,桥壳加工部党支部创新提出“114 工作法”,为党建赋能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支部书记在桥壳一线授“党员先锋队”旗,提升凝聚力战斗力
“一项中心工作”——党建引领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支部以“打造过硬党支部”为目标,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组建基层“党员先锋队”并授旗,精准打通生产环节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实现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
“一个体系”——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党建例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及党员评星定级等制度,推行党建量化评价与动态管理机制。自去年以来,组织集体学习63次、关键岗位人员“净心”谈话26人次、开展“我为员工办实事”活动23次。
“四个堡垒”——打造政治引领的思想堡垒,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工作相融合;打造业务融合的组织堡垒,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相促;打造责任担当的先锋堡垒,孵化培育先进团队;打造创新服务的战斗堡垒,营造激情干事的良好氛围。
在“114工作法”的有力支撑下,近年来,济南车桥公司桥壳加工部党支部共获得各类荣誉114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市级10项、集团级53项,彰显了党建引领的强大成效。
创先争优 建强“红色引擎”
以“桥头堡”党建品牌为抓手,桥壳加工部党支部聚焦能力提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
打造一支智慧型产线管理团队,凝练“4321”工作模式:质量管理“四”抓“三”查、成本管理坚持“两”控、安全管理运用“一”体系,实现产线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打造一批匠心型现场操作团队,以齐鲁首席技师“李苏娜”创新工作室为引领,培育一批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多名员工及团队在市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打造一个创新型攻关技术团队,围绕项目管理、设备工艺、安全生产层面,推行“3+N”培训模式,打造技术精英团队,已授权国家专利8项。
打造一众示范型质信班组团队,推动班组文化建设特色化、品牌化,涌现出感动重汽团队“西北狼”青年突击队、示范班组“超越团队”“创新五型”等班组,1个班组荣获全国专业级质信班组、2个班组荣获全国QC成果二等奖。
国内先进水平重卡冲压桥壳自动线
打造一条国内顶尖重卡桥壳线,建成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卡冲压桥壳自动线,实现48道工序集成化生产,产线自动化率达89%,荣获省级科技创新奖项3项、市级奖项2项。
协同攻关 争做“红色先锋”
在“桥头堡”党建品牌引领下,桥壳加工部党支部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开展“红马甲”党员亮身份等活动,让党员作用切实覆盖到生产线每一个角落。
在“冲压桥壳智造E线”项目中,支部书记、副书记深入现场一线,党员突击队成员在零下15℃的严酷环境中,连续5个月全天候进行设备调试,原计划需要240天的调试工期,仅用时152天便实现通线达产。
为提升压装线产能,“红马甲”24小时跟踪数据,技术骨干、青年工匠发挥专业特长,自主设计改造工装,推动产线日均产能稳步爬升,生产效率提升20%,节约投入成本85万元,成功突破制约产能的瓶颈工序。
党员先锋队成员现场解决问题
针对模具温度过高的生产难题,党员干部带头在高温环境中开展工作,成功制作新型防抱模机械装置,月增加产能300件,年创造经济效益82.66万元,“一种防抱模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半壳冲压工艺”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些扎根生产一线的实干故事,是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生动展现。“桥头堡”,不仅是淬炼本色、锤炼党性的“红熔炉”,是聚力突破、攻坚克难的“主战场”,更是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将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带领各级党组织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做实做细品牌工作,让党建品牌成为传播企业文化、提升组织凝聚力的亮丽名片,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图片来源 中国重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